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信访后会有什么回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5:06:17    

信访后,相关部门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以下回复:

合理合法请求

如果你的请求合理合法,相关部门会给出支持,并督促相关机关或单位及时解决问题。

合理但缺少法律依据

如果你的请求合理但缺少法律依据,相关部门会耐心解释法律规定和程序,并提供其他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缺乏事实依据或不合法

如果你的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或不合法,相关部门会明确告知你不符合哪些法律规定,并解释为何不予支持,同时进行适当的疏导和教育。

涉法涉诉类事项

对于涉法涉诉类事项,相关部门应当转送同级政法部门依法处理,一般不会出具书面回复,而是通过短信等方式告知“已收悉,我们将按规定流程办理”。

纪检监察类事项

对于纪检监察类事项,一般也不会出具书面回复,而是以短信等方式告知“已收悉,我们将按规定流程办理”。

仲裁类事项

对于应当通过仲裁解决的信访事项,相关部门会导入相应程序处理,一般不会直接出具书面回复。

一般情况

相关行政机关在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复杂情况

国家机关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天内作出书面处理意见。情况复杂的,经相应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处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应超过30天。信访人如果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意见书之日起30天内申请复查,对复查结果不服的,可在30天内通过复查机关或者上一级的行政机关申请复核。

未收到回复

如果信访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能是由于同一事项被反映单位存下来,或者处理意见书在1到2个月内出具。如果确实1个月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可以向县信访局询问办理情况或投诉到纪委。

综上所述,信访后的回复情况会根据请求的性质、复杂程度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信访人会在一定时间内收到书面回复,如果情况复杂,则可能会延长回复时间。如果对处理意见不服,信访人还可以申请复查或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