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四川外国语学院是几本(性价比超高的双非院校推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8 09:05:44    

各位考生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解读重庆的这五所大学是双非普通本科院校,但行业性很强,录取分数不高,特色专业就业优势明显,适合中等生报考。由于解读五所大学篇幅有点长,请耐心阅读并收藏。

一、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属于二本招生,但是是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中国八大传统外语高等学府之一。 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年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校下设16个二级院系、41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重庆市特色专业(8个):英语、法语、德语、汉语国际教育、俄语、新闻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3个):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二级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2个):企业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评估B+:外国语言文学。



二、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简称重理工,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单位、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市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院校,是兵工七子之一

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7年,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金属切削专业并入。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学校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单位,65个本科专业;拥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专业项目,与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联合举办“3+4中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专业项目。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授权点、1个会计硕士授权点、1个审计硕士点、1个应用统计硕士点、1个资产评估硕士授权点、1个药学硕士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会计。

重庆市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重庆市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车辆工程、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知识产权、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机械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会计学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B-:工商管理;C+:机械工程;C:仪器科学与技术;C-: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1951年,为建设川藏公路创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

学校有南岸、双福、大坪三个校区,设有19个学院(部),开办62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专任教师1500人,高级职称700余人,拥有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交通运输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20余人次。聘有包括王光谦、郑皆连、孟凡超等两院院士;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工程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重庆市一流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重庆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人工智能+学科群: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重庆市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水利水电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B: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B-:管理科学与工程;C:马克思主义理论;C-: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四、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坐落于重庆市,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校源出两脉,一脉为1952年创办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历经重庆机器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重庆第二机器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渝州大学等发展阶段。一脉为1963年创办的重庆财贸干部学校,历经重庆财贸学校、重庆商学院等发展阶段。2002年两校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

学校有南岸校区(含兰花湖片区)、江北校区2个校区,设有19个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8个;有市级教学团队10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市级一流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经济学、金融学、贸易经济、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

市级特色专业(22个):统计学 、工商管理 、贸易经济 、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财务管理、社会工作等

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贸易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 、社会工作

学校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第四轮学科评估,B-: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C+: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C-: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始建于1951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是重庆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也是创建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由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5月18日合并升格而成。下设16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8个,数量位于重庆市属高校第一,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柔性引进的院士2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100余人,留学生330余人。

学校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化学等7个领域专业硕士点和学术硕士点。有65个本科专业。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

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 石油与天燃气工程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