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4月26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推进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施路径,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介绍了实验研究工作背景。他表示,数智时代的核心在于技术赋能,实现资源优化、效率跃升与价值创新。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地方、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的经验做法和创新探索不断涌现。
2022年以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汇聚专业优势力量,深度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数字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深耕深研。2024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设立“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数字教育教学理论建设与实践创新”研究专项,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与学校建立研究链接,构建数智时代深化课程教学的工作新方式、研究新范式、改革新样态。
活动现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供图
会上,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标准处处长刘强围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作主题报告。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王添淼,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振惠,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蔡雷等12所学校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在学校中的应用实践和未来探索进行了观点分享。
张广斌在介绍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方案时表示,实验研究旨在构建形成贯通式、多层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塑造人工智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共生的新样态;打造一支精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标志性研究成果。研究主要围绕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育教学创新实验、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修活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领导力和教师胜任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模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国际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实验研究工作由参与实验的学校组成“数智教研共同体”,组建学科、专题等研究工作坊,探索建立数智教研室等学校常态化研究推进机制,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融合共生,以数智技术助力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江嵩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教育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握研究的科学性,按照科学轨道推进研究;强化育人功能,突出应用导向,拥抱教学第一线,为实验学校做好服务;要边研究、边总结,搭建好平台,多组织专题研讨,培育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国经验。学校实验研究要突出创新性、探索性,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学校做法经验成效。
推进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教科研部门等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东、中、西部地区20个省(区、市)的120余所实验学校书记、校长参加会议。
作者:余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