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经开区职业教育产业园:
三所高职院校进驻
构建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鸟瞰效果图。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忙碌的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食堂施工场地。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实训楼已经封顶。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铲车与工人配合工作。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一座职业教育产业园正悄然成型。这座产业园承载着推动产教城融合、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如今,三所高职院校已相继入驻桂林经开区职业教育产业园,而园区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背景
近年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引进了华为、比亚迪、深科技、领益智造、德国阿尔芬等一批企业。2024年,桂林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4.16亿元,同比增长13.38%,产值增速连续6年居全市三大园区第一,产值总量首次跃升全市三大园区第一。桂林深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全年上交市本级财政税收同比增长43%,成为市本级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桂林深科技实现产值123.8亿元,成为桂林历史上首个突破百亿的工业企业,桂林比亚迪进入到桂林市制造业前5名,强优企业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截至2024年12月底,桂林经开区拥有工业企业超700家,规上企业149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桂林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经开区规划建设之初,就明确要打造产教城融合的园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职业教育是园区的一大发展重点,经开区要规划建设职教产业园,加快建成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他表示,打造桂林经开区职业教育产业园,能将企业人才培养和需求融合起来,实现“课程可与岗位接轨,专业可与行业接轨”,学生能提前“职业化”。
“职教产业园建成后,在学校学理论、在企业学技术能成为现实,可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该负责人说,今后园区的学生能走进企业了解相关行业、岗位及企业文化,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进修会更加方便,甚至可能直接来自企业。
记者了解到,桂林经开区职业教育产业园规划总占地面积6800余亩,设置高等教育区、中职教育区、校企合作区、运动休闲区、生活配套区等。该职教产业园聚焦产教城融合,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和产业合作15分钟服务半径,现已引进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桂林山水职业学院(苏桥校区)、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总投资约85亿元。
三所高职院校全部建成后,园区内学生人数将达到6.5万余人,为园区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经开区也将初步构建成全国领先的“一产一校一城”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现场
4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木兰街的桂林经开区职教产业园。走进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校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一栋栋崭新的校舍映入眼帘。
2号实训楼主体已经封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主体墙体砌筑;四栋新建的学生宿舍已完成外立面和内部装修,等待着学生入住。在学生宿舍边上,一座新建成的食堂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记者看到,铲车正稳稳地将建筑材料运送至指定区域,施工人员们头戴安全帽,将一块块透水砖整齐铺设。
据了解,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项目规划占地74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该校校长助理、后勤集团总经理李秀乾介绍,学校建设工作于2020年4月正式启动,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培训楼、食堂,以及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国际交流中心、室内体育场馆、室外运动场地等配套建筑。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现在在建的为二期项目,包含4栋宿舍楼、1栋实训楼、1栋食堂、1栋室内体育馆及配套用房,预计今年6月竣工,届时可满足1.5万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他表示,学校学习场所宽敞舒适,住宿条件一流,实践教学中心功能先进、设施齐全,可满足各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实训等需求。
随后,记者又来到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建设现场,该项目规划占地1200亩,计划总投资近30亿元,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
在学校大门西边,一栋全新的大楼拔地而起,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外墙装饰施工。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举办方负责人肖岳峰告诉记者,眼前的建筑为实习实训楼,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不远处的宿舍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两栋校舍都可在1个月内竣工,届时将拥有193亩校园和13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完全具备高等职业学院设置条件。”
此外,桂林山水职业学院(苏桥校区)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近期即将进场施工。据了解,该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学校全部建成后办学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人。
↑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正在建设中的宿舍楼。
←朱其才正在检查材料。
↓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规划图。 (桂林设计与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心声
人物:朱其才,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二期项目经理
去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建设现场。当时部分校区已经投入使用,也还有不少校舍正在筹备建设。
我们主要负责学生宿舍、食堂、实训楼的施工建设,从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到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再到水电安装、室内装修,看着曾经的空地如今已成为校园的核心区域,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这几个月我都住在项目上,每天都会到现场了解建设的进展,协调施工进度,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主体施工时,同事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但大家都没有抱怨,每个人都严谨认真地完成任务。
这个月底,这几栋校舍就要完工交付。回想过去的几个月,我感触很深。因为要保证学生开学时能用上全新的校舍,学校的项目工期都会相对紧张,我们必须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在实训楼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怀揣着为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的想法,想到大家之后会在实训楼里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这座拔地而起的建筑能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很有意义的。
◥◥◥记者手记
走进桂林经开区职教产业园,忙碌的施工场景与校园中的蓬勃朝气互相交织。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一座座破土而出的建筑,更能感受到一股蓬勃发展的力量。
经开区职教产业园是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三所高职院校的入驻,为园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记者在走访中得知,桂林经开区已将职教产业园列为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在加快引进一批职业教育学校及分校入驻的同时,也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教园合作建设技师学院,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等,联合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
职教产业园的建设,使得企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紧密相连,对企业和职业院校无疑是双赢的选择。未来,校方能更懂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和教师也能更便捷地深入企业学习,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这座产业园的一砖一瓦都堆砌着对未来职业教育实践的坚实保障,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与期待,不仅能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也向着产教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记者唐霁云/文
记者滕嘉/摄(除署名外)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