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当作自己人”意味着“要办自家事”,这让民营企业家感到春风拂面。
当作“自己人”、办好“自家事”,就要主动问需、靠前服务,畅通意愿诉求反映的渠道,全面及时了解民营企业所需,有的放矢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让民营企业有事知道找谁,而且找了真管用。领导干部要做企业的“服务员”,脑子里想着企业事,心里面装着企业事,全力以赴办好企业事,做到有事上门、无事不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当作“自己人”、办好“自家事”,就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落实好包联机制,想民营企业所想、急民营企业所急、帮民营企业所需。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让民营企业家感到被尊重、被厚待,从而在龙江安心、安身、安业。特别是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发挥“店小二”精神,践行“一站式”服务、推进“一窗口”受理、“一条龙”办结,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作“自己人”、办好“自家事”,就要优化政策、强化执行,把我省“民营经济45条”、《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政策不在条数多不多,而在落得实不实,承诺给企业的,一定要说到做到、做就做好。特别是要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率。
当作“自己人”、办好“自家事”,就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清清白白、清清楚楚、清清爽爽,以光明磊落的行为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使民营企业家们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企业,像善待家人一样善待民营企业家,是我们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只有各个方面都强化“自己人”意识、树立“自家人”思维,才能形成民营企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