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
山东是会展资源大省,产业基础和办展环境优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山东共举办展会721场,展览面积1285.29万平方米,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强。济南市展览规模在全国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九,青岛市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二,临沂市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二。
步入2025年,山东展览业持续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经山东省会展产业发展协会统计,一季度山东全省在专业展览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87场,展览面积共179.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7.4% 和5.8%,展商约2.2万家,观众超过150万人次,展览业为全省经济“开门红”注入强劲动力。
“展览+消费” 激发内需
消费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高品质生活,一头连着万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展览+消费”为核心的融合模式,正成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第一季度,全省共举办各类消费型展会53场,涵盖房地产、汽车、家具、家电、食品等促消费重点领域,带动直接消费超过50亿元。3月份在青岛举办的2025山东春季国际车展、第五届西海岸国际车展两场展会,共吸引超30万人次观展,成交额超过20亿元,加快了汽车消费能级提升的步伐。
以家具、家电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各品牌“家博会”,第一季度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临沂等城市密集举办,共吸引了超过10万组家庭前来参观选购,极大地激发了家居类产品的消费需求。
3月4日,为期三天的第20届中国(临沂)小商品博览会完美收官,展览面积逾80000平方米,3000多家百货行业专业展商,7.9万人次国内外观众齐聚商城临沂,现场成交金额达6亿元。
产业深度融合,展览模式升级
依托全省“十强产业”布局,展会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养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一季度,全省共举办了34场各类产业展会,展览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吸引了约1.5万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这些展会不仅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还促进了人流、商流、信息流的聚合,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交易的平台,有效推动了经济循环和产业升级。产业展会凭借其资源富集优势,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加速器”。
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博览会,吸引全球5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中铁、华为、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协鑫、晶科等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形成了“头部企业引领+创新企业突围”的产业矩阵。三天展会,专业观众超过15万人次,展会凭借产品展示、论坛研讨、商贸对接等多种方式,成功搭建了一个集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政策对接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
第22届青岛国际金属加工设备展览会以“科技赋能、产业聚势”,展出智能装备1000余台套,吸引买家约3万人次,现场成交额突破2.5亿元。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携园区内科创企业、科研平台、产业园区等10家单位,集中亮相第5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展示了涵盖智慧医疗、特医食品、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企业路演+产品体验+资源对接”多维互动,让园区企业技术输出与品牌影响力双提升。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双轮驱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会展正成为会展行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3月20日,山东省会展产业发展协会举办了“展会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营销交流沙龙”,为展会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打开了新的增长思路。目前,新丞华、海名、金诺、家师傅、福瑞德等我省龙头会展企业,均已完成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持续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便捷、高效、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参展与观展服务。
当前,绿色低碳成为国际展览业的发展共识,山东重点展会积极倡导践行绿色办展理念,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据统计,一季度在各专业展馆举办的各类展会活动中,展台绿色搭建率超过85%,大量采用可循环利用展具和可降解展材的低碳办展模式成为行业标配。
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4月份将进入办展高峰期,全省各专业展馆将举办超过60场展会。齐鲁春季车展、寿光菜博会、济南数字安防产业博览会、中国团餐博览会、中国饲料工业展、临沂全屋定制展、临朐门窗展等一批专业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的品牌展会,将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省商务厅2025年计划开展“绿色展会”提升促进行动,推广绿色生态办展方式,培育绿色展会项目,加快推动展览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陈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