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风口评论|民生三重奏:解码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2:28:00    

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里,城市的进步绝非仅仅由GDP数字的攀升所定义,更在于民生福祉的点滴增进,这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温度与深度所在。青岛,正以其在医疗、养老、教育领域的坚实步伐,勾勒出社会发展成就的崭新画卷。

在医疗领域,青岛积极响应全国两会关于医疗改革的号召,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2024年,青岛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成果斐然,“区域内部资源整合+城市三甲医院包联”体系整合模式成效初显,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医疗健康集团、市市立医院莱西市医疗集团,通过资源的优化调配,使得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基层的每一处角落。例如,中山路街道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的契机,与上级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今,这里不仅能开展常见疾病的诊疗,还能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会诊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就医。

同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建设稳步推进,二期主体封顶,计划于2025年12月底竣工,一期已建成3个“北大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与河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医联体单位,为更多市民提供更为专业、前沿的医疗服务。

2024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项目主体封顶。图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微信公众号

养老事业关乎城市的温情底色。青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于2025年4月印发《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在此计划引领下,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的格局愈发清晰。养老机构类型更加丰富,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在保障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供养需求的同时,优先服务于经济困难的特殊老年群体;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面向全体老年人开放,让更多老人受益;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则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养老与多行业的融合发展也在加速推进,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行业的联动,不仅催生了更多养老新业态,还引入了社会资本打造高品质康养社区。计划中提出的“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广家庭养老床位”等举措,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形成呼应。如崂山区的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融合了优质的医疗资源、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站式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崂山区的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图源:“老年生活报”微信公众号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2024年,青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4所,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康复大学的建成招生更是丰富了高等教育资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青岛都在积极探索教育质量提升之路。

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断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例如,通过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与海尔集团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真正将学生培养为“企业人”,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2023年,海尔集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双方第三个十年合作。图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医疗、养老、教育的三重突破,共同勾勒出青岛民生事业的立体图景。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青岛的民生实践启示我们:城市的现代化不仅是高楼大厦的堆砌,更是每一个个体幸福感的累积。当医疗资源“沉下去”、养老体系“连起来”、教育资源“活起来”,这座城市便真正找到了丈量发展高度的标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诠释:让发展回归人本初心,让进步可感可及。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耿伟杰)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