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羊城八景”的前世今生:这张城市名片,历千年而弥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01: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走在广州热闹的北京路步行街上,当你看向千年古道的垒垒青砖,就能与广州的千年历史对望。随着千年历史扑面而来的,还有一份流传千年的城市记忆——“羊城八景”。

广州,又称羊城。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不仅有开放、包容的基因,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秀美山水。

早在千年前的宋代,人们就开始评选“羊城八景”,历代相沿。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羊城晚报评出新中国第一组“羊城八景”;1986年,广州市政府再评“羊城八景”。进入新世纪,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评选出“新世纪羊城八景”;2010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发起“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引爆全城;今年4月,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广州启动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

千年来,这张由官方和民间共同海选的“城市名片”历久弥新。一座城的气质正在不断进化:务实、奋进、敢闯敢拼,胸怀万水千山,识叹生活滋味……

寻古:

苏东坡也曾游览“羊城八景”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约定。

早在千年前的宋代,广州就是文人墨客、中外商旅口中的诗意之地。这里既是“万峰尽处”的山水之城,也是“檀板一声”的烟火市井,更是“五仙骑羊”的传奇之地。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宋代开始,人们就开始评选“羊城八景”,用八种名胜景点展现广州山水魅力。

千年前,北宋文豪苏东坡曾游览古“羊城八景”中的多处景点。

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惠州,途经广州,留下了两首诗。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发广州》诗中,贬谪路上的苏东坡,在一场酣畅大醉后醒来,听到了蒲涧寺的钟声,看到了黄湾的落木,发出“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的感慨。

而后,他来到韩愈碑文中的“黄木之湾”——黄埔古港。在这里,他登上章丘岗,寻访南海神庙,看到了“扶胥浴日”的盛景,留下《浴日亭》诗。如今,南海神庙旁的浴日亭中,石刻碑文记录了这份跨越千年的意象万千。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珠江口海上日出的磅礴景象,治愈了贬谪途中的苏东坡。这位老人自千里之外而来,漂泊于南海一隅,人生疲惫、官场失意,都随着破晓而出的红日,重发生机。

云山苍苍、珠水滔滔。千年来,五羊城的十里春风醉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羊城八景”也历经多个朝代评选、更迭,为后世留下了一份份诗意盎然的“文化地图”。

我们不妨从历代诗词中感受这份诗意——

“云深僧始归,长啸空林暮。”这是明代进士郑懋纬诗中的“景泰僧归”。

“杖藜閒上碧峰头,回首孤城一目收。”这是明代诗人戴王言笔下的“白云晚望”。

“不知沧海连天阔,只觉青山与海浮。”这是清代诗人李调元所见的“镇海层楼”。

“曾记盈盈秋水阔,好花开满荔枝湾。”这是陈独秀记忆中的“荔湾渔唱”……

访今:

从“英雄城”到“塔耀新城”

历经宋、元、明、清数代更迭,新中国成立后,“羊城八景”这张名片也被传承下来。

1963年,羊城晚报评出新中国第一组“羊城八景”。

新中国、新景象,白云松涛依旧,到萝岗赏梅花、到东湖踏春,则成为当时的新潮流;“珠海丹心”“红陵旭日”更为“羊城八景”注入了广州“英雄城”的气质。

1986年,广州再评“羊城八景”。

循着这八景,我们可以看“黄埔云樯”,从广州港的高大龙门吊车、大片集装箱中感受改革开放的繁荣景象;可以赏“流花玉宇”,走进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楼和广州火车站,从“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标语中感受流动的中国。

2002年,广州以九运会为契机评选出“新世纪羊城八景”,成为新世纪新广州的新名片。这份名单经62万市民参与推荐投票,来自广州地区市政、规划、园林、建筑、旅游、文化、文博等各方面20多位专家评审,历时一年多反复论证,从30个候选景点中最终评选出八景。

时隔多年,广州城市建设变化很大,“新世纪羊城八景”展现了广州在新世纪的新面貌,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除了“云山叠翠”“珠水夜韵”等传统山水,我们还能在广州火车东站看“天河飘绢”,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看“五环晨曦”。

2010年11月16日,以亚运会为契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快报率先发起“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公众投票超过860万张,创下自宋代以来“羊城八景”评选规模之最。

2011年5月18日,评选结果揭晓——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科城锦绣、湿地唱晚。

“羊城新八景”入选景点恰好“四老四新”,既有城市新地标广州塔,又有被誉为城之命脉的云山珠水,传统与现代相映生辉,展现了千百年来广州城市发展腾飞的坚实足迹,见证着南国明珠改革开放的璀璨篇章。

新章:

“老城市新活力”再谱新乐章

今年4月,广州启动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

这是“羊城八景”自宋代以来的第九场评选,它从千年前的青砖古道走来,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既沉淀着千年文脉,又激荡着时代新声。

纵观这张“城市名片”的千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千年文脉流传。

古时,人们以山水为骨、人文为魂,用“羊城八景”的名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记忆——

“扶胥浴日”记录了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脉络;

“白云晚望”的传统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镇海层楼”见证着体育场上挥洒的无数汗水;

“象山樵歌”在新时代已成为“00后”钟爱的网红打卡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将广州人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奋进之魂注入“羊城八景”,留下城市建设的火热场景——

我们在海珠广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看“珠海丹心”“红陵旭日”“黄花皓月”;

我们在“双桥烟雨”“黄埔云樯”“流花玉宇”中触摸改革发展的脉搏;

我们在“五环晨曦”“塔耀新城”“科城锦绣”中追寻新时代的奋进足印……

从岭南一隅到粤港澳大湾区,今天的广州,依然生机勃发。2025年,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行,广州再启“羊城八景”评选。这张积淀千年的“城市名片”,正展示着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独特魅力。

“羊城八景”千年名录——

宋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元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涧濂泉、粤台秋月、景泰僧归、白云晚望、灵洲鳌负

明代: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江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清代: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渔珠

1963年:白云松涛、罗岗香雪、越秀远眺、珠海丹心、红陵旭日、双桥烟雨、鹅潭夜月、东湖春晓

1986年:黄埔云樯、云山锦绣、珠海睛波、黄花浩气、红陵旭日、越秀层楼、流花玉宇、龙洞琪林

2002年: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天河飘绢、古祠流芳、五环晨曦、黄花皓月、莲峰观海

2011年: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科城锦绣、湿地唱晚

编辑:严哲川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