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印发《山东省创业街区试点建设指引》(鲁人社函〔2025〕53号)(以下简称《指引》),旨在通过科学规范推动创业街区建设,为创业者提供精准便利的服务,全面提升创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指引》明确,创业街区是以产业特色显著、青年创业者集聚、新业态消费场景丰富的街区为载体,通过搭建“创业赋能中心”,集成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创新创业活力强、带动就业成效好、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区域。试点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鼓励各地结合产业优势,打造差异化创业生态。
创业街区将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走访调研建立动态需求清单,精准对接创业者在融资、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需求。整合部门资源,集中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以及创业孵化、培训、赛事活动等实用资讯。整合高校学者、金融专家和创业导师等力量,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诊断、市场分析等专业指导。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企业开办、经营管理、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等差异化服务。同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涵盖创业担保贷款、商业贷款和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项目路演、产业对接等品牌活动,为创业者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统筹推进街区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服务活动,可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同时,鼓励运营机构减免租金、物业等费用,降低创业成本。通过长效宣传机制,挖掘优质创业案例,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持续营造“敢创、能创、优创”的社会氛围。
据悉,创业街区试点建设是山东省深化“创业齐鲁”行动的重要举措,通过集聚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构建“街区+孵化+生态”的创业新模式,预计将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业主体,显著提升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市可结合实际参考落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指导,推动创业街区成为全省创业服务的“示范田”和就业增长的“新引擎”。
(大众新闻记者 齐静 通讯员 于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