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邹宸
2023年,杭州获批建设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迈入建设发展的第三个年头,杭州取得了哪些成效?
4月23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召开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新闻发布会。
记者 邹宸 摄
发布会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情况现状。
现场书面发布了2024年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全市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强化行政执法深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典型案例、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护航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如何保护?我们以西湖龙井茶为例。
“西湖龙井”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8月正式获评国家“地理杂志”证明商标,其品牌价值高达84.35亿元。
多年来,由于一系列相关问题,造成虽打击不断,但外地茶贴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冒充“西湖龙井”销售、侵犯“西湖龙井”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为了依法保护“西湖龙井”品牌,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西湖龙井茶保护专项保护行动,检查市场主体1511家,约谈市场主体66家,查获违法包装1.2万余件,立案查处茶叶相关案件46件,结案46件,罚没款186.9万元。
围绕“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保护,市检察机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职责,协同多部门开展西湖龙井茶标相关问题系统整治。
2024年10月,有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向检察机关反映,有人使用“西湖龙井茶标”贴标外地茶叶以假乱真。经立案调查,发现西湖龙井茶产区面临数据更新滞后、“西湖龙井茶标”分批发放精准不足等问题,为非法交易埋下隐患。经过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加强协作,联络机制的畅通沟通,共核减西湖龙井茶农标11259张,涉及西湖龙井2814公斤。
今年4月,杭州公安在打击假冒“西湖龙井”犯罪领域又有新战果。
警方对“2·19”假冒“西湖龙井”系列案开展集中抓捕行动,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捣毁制假、仓储窝点13处,现场查获假冒“西湖龙井”3500余斤、各类假冒包装包材22.5万余件,涉案价值近2000万元。
截至目前,已对1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下一步,杭州将严格按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