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11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舒文)在农村,盖新房那可是头等大事,村民好不容易积攒资金准备盖房,可没想到施工方挖了地基后就停工了,这可怎么办?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农村建房合同纠纷案,法官通过施工方合作伙伴的一条短信,最终确认挖地基的费用,并让施工方退还了之前多收取的村民盖房费用。
2017年盛夏,文昌市东郊镇的老福(化名)怀揣着半辈子的积蓄,满心期待着能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一座新房。他与包工头小明(化名)签订了一份建房合同,约定工程款25.5万元,工期3个月。小明收到首笔5万元工程款后,确实热火朝天拆了旧屋,挖了地基。然而,好景不长,挖掘机的轰鸣竟然戛然而止,工程很快陷入停滞。
随着基坑里杂草丛生,老福一次次前往工地催促,得到的却是小明五花八门的借口。从台风将至、建材涨价,再到工人回家割胶,小明列举的理由层出不穷。直到2018年开春,老福发现小明的工程车早已在隔壁村承接新活,自己的新房却仍只是一个土坑,老福感觉又着急又愤怒,遂向文昌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明退还挖地基的剩余费用。
进入审理阶段后,小明坚称,地基开挖成本高昂,前期施工已花费近5万元。面对专业的工程术语和复杂的账目,老福急得直搓手。就在这时,一条短信揭露了真相。包工头小明的合作伙伴小宏主动发送短信,承认已完成的工程量价值15250元。
这条短信成为破解案件谜团的关键证据。最终,文昌法院依法判决小明应收取的工程款为15250元,需将剩余的34750元返还给老福。一审判决后,双方都没有上诉,一审判决已经生效。
接到判决书之后,老福带着一面写有 “公正执法,清正廉洁”的锦旗来到法庭,赠送给该案承办法官。称赞法院不仅依法依规公正审结案件,有力惩处了违法者,更通过严格恪守司法纪律,生动展现了司法公正的庄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