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旅客孙先生在云南弥勒站候车厅发现:一处手机免费充电插座设置在3米高处,旅客想充电根本够不着,设置相当不合理。孙先生称,3米高插座上方有标识“手机免费充电处”。随后记者就此事拨打了12306,客服回应称,已有旅客反映过该问题,已将该信息反馈给弥勒站处理解决。
在大力构建友好型社会的今天,不少地方的公共服务机构都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打造和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服务。譬如,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适老化特色服务,针对少年儿童推出“儿童视角”设计……人性化公共服务赢得群众一致称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高。
然而,类似新闻中的荒唐之事,也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此事看似无心之举,实则有故意刁难乘客之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设置手机免费充电插座,本身是一件便民好事,但“高高在上”的充电插座,折射出的却是当地粗暴、草率的公共服务作风,也凸显出一些地方的公共服务还停留在“形式”阶段。
纠正此类现象,需要地方公共服务部门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提升和优化公共服务水平。譬如,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务必“走心”,多一些人性化视角。公共服务设施不仅要建成、配齐,还要管用、好用,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贴心周到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