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线观察】河北:机器人产业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增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9:02:00    

机器人产业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六链五群"的重要一环,由我省牵头。2024年,河北机器人产业实现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长42.3%,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增速。《一线观察》,今天聚焦高增速背后,我省深入推进"共享智造",搭平台、促转化,推动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迈进的创新实践。

本台记者 焦洁:

看得准、扫得快、自行走,像这样一台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清洁机器人,可以减少90%以上的人工作业量,粉尘清洁效率更是达到了99%以上,属于国内首创。而在唐山百川,像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

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 王东:

像我们的智能飞行列检机器人,车顶检修机器人都是国内首创,产品已经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项目中得到应用,仅去年一年研发了12款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15%。

不仅是百川,在唐山高新区,开诚智能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开元装备成为中国最大的焊接与切割设备产业集团……龙头企业的强势聚集,带来的是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2024年,在我省机器人产业领域,唐山企业龙头作用明显,营收占全省一半以上,新增机器人企业数量占全省新增数量的68.6%。

有基础如此雄厚的龙头企业,那机器人中小企业、初创企业能不能跟着沾沾光呢?当然能!一个词,"共享"。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很多生产设备我们买的很全,像这种(激光切割机)又比较贵,那么这种我们正好把富余产能共享给了我们中小企业,降低了他们的这种发展的门槛,也更容易实现这种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在百川的共享制造工厂,软基处理机器人、售药机器人随处可见……这些承载每个初创企业梦想的机器人正在这里以最快速度走进现实。生产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2024年,百川共享工厂为130余家创新主体提供非标零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新增产值超1亿元。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最近,共享工厂又升级了,我们打造了一个共享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的自动接单 拆单和派单,最终形成数据处理在唐山 工厂协作布全国,智力资源汇全球的发展格局,那么最终能够实现每年服务3000余家中小企业。

以"链"为媒,协同发力。近年来,我省联合京津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多个成果孵化转化平台,一批新成果陆续落地。

金石钻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丁向忠:

通过我们与创新中心共同研发,生产出国内首台套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能生产四个大类二十多个品种的产品。

河北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销售总监 李振:

我们在钢铁、医疗、化工、食品、包括机械制造,这些领域内90余家企业的实地走访,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企业痛点,利用我们的机器人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赋能。

不光是中关村唐山创新中心,我省正积极搭建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河北分平台等平台载体,开放应用场景,发布机器人应用需求榜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创新模式更加畅通,三地共同打造更强大、更有韧性的机器人产业链。

截至2024年底,河北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369家,其中,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30家,机器人产业布局实现设区市全覆盖。2024年,河北机器人产业实现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长42.3%,连续两年保持了40%以上的高增速。对于这样的高增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部主任朱辉杰认为,河北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在很多方面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部主任 朱辉杰:

在主导产业层面,发挥了河北省特别是唐山市,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长板,在科技创新层面,也利用了我们京津地区丰富的科创资源,结合我们河北省的制造能力,将研发和制造协同。平台方面,我们利用了龙头企业的产能冗余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共享智造平台,利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为我们这个产业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来源 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