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灭菌科学日|记者走进消毒供应中心,揭秘“无菌的守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51:00    

一把胸骨撑、一枚螺丝、一块纱布……医院里365天无休的消毒供应中心总是一片有条不紊的忙碌景象。推着专用回收车的工作人员准时前往各个科室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逐一装入密闭回收车(箱)。可这只是第一步,各类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如何一次次焕发活力,再次投入诊疗中的呢?

4月10日“世界灭菌科学日”到来之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了南京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睹“无菌的守护”。

有的在“大号洗碗机”洗大澡,有的却须人工“手搓”

有人将消毒供应中心形象地称为医院的心脏。心脏泵出血液流转全身后又流回到心脏,而一个个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正是在这里完成一次次“换血”。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师黄璐介绍,中心工作区主要有两层,器械进入一层去污区后是整套流程的第一步。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严丝合缝地佩戴着口罩、手套、护目镜,认真地投入在回收、分类、清洗工作中。

一排貌似大号洗碗机的清洗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呼噜呼噜作响的大功率水流正给清洗架上的器械们洗着“大澡”。而另一边,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也在对一些物件洗洗涮涮,有啥区别?黄璐介绍,在酶液清洗预处理之后就需要分类。机械清洗的清洗机初步消毒温度能达到90℃,大都放置可以高温消毒的金属制品。而一些塑料、塑胶制品,不耐高温、特殊精密的器械,以及器械说明书上面严格要求低温清洗的东西就必须进行手工清洗。哪怕是肉眼看不到的细微污渍都可能影响消毒效果,清洗器械的工作人员都一丝不苟十分专注,每个环节都不马虎。

在消毒供应中心记者注意到,清洗消毒后的器械还需要经过必不可少的干燥步骤。不过,干燥柜是双开门设置,污区放入、清洁区取出,杜绝空气流通。脱下隔离衣,做好手卫生,我们才能跟随器械接着进入清洁区,迈向下一个流程。

灭菌方法有讲究,高温处理后得要“冷静”30分钟

已经完成了小一半步骤的器械清洗消毒成效如何?在清洁区,工作人员首先便会对每一锅次的器械进行检查,各项数据清清楚楚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以便核对。检查合格的器械们登上转运架,准备上二楼!

二楼电梯门一开,便是检查包装区。在这里,工作人员须对每一件器械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清洁度、性能完好、无损坏。对于有问题的器械会及时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这是一把胸骨撑,我们需要在它的‘关节’处上点润滑油”,正在操作的护士手法娴熟。

检查无误后,根据器械的种类、规格进行分类包装。包装过程同样严格遵循标准,不同的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在消毒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包装时我们会再次核对器械数量,是否需要放相关耗材”,黄璐介绍。

包装好的器械紧接着就要进入灭菌区,请注意,这可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核心区域。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特性不同,是否耐高温,是否耐湿,灭菌方法多样且很有讲究。“比如脉动蒸汽灭菌器用来高温杀菌,而环氧乙烷、等离子灭菌法则是为不耐高温的器械准备,进行低温消毒。现在手术器械中比如腔镜、胆道镜等都是用等离子灭菌的。”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时刻监控设备运行参数,确保灭菌效果达标。

不远处的墙面上,一块写着“请让我冷静30分钟”的提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啥意思?黄璐解释,因为高温消毒的器械最高温度达到了134℃,滚烫的器械就需要在待冷却区域“冷静”一会儿。

精益求“净”的十一大流程,“换血”完成!

据介绍,经过严格灭菌后的器械被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等待发放到各个临床科室。发放时,工作人员会再次核对器械的种类、数量和科室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至此,医疗器械们历经十一大流程才完成了一波“换血”。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于静告诉记者,该中心作为承担医院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每天“接待”的器械达一万件左右。“我们还在院中心手术室、河西手术室将腔镜工作站前移,进行低温灭菌器械处理的工作,将手术室的护士还给病人。”

消供工作干久了,会不会无聊?是否被“磨”得有些“强迫症”“洁癖”?探访最后,记者向黄璐抛去了这样一个问题。工作五年的她有些害羞地笑了,“无聊倒是不会。洁癖多多少少有一点。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责任心,每天和器械打交道,时不时就要给它们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帮使用器械的科室和患者解决问题,提供医疗安全的保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