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纪念袁庚诞辰108周年,深圳理工大学袁庚书院的同学们这样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4月23日不仅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袁庚的生日。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蛇口工业区创立者”“改革先锋”,其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理念深刻影响了特区发展。2025年4月23日,深圳理工大学袁庚书院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袁庚诞辰108周年。

深圳理工大学在2022年11月正式获得袁庚先生的姓名和肖像授权,袁庚书院宣布成立。书院以传承和发扬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为使命,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为书院精神,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院训,围绕“思想与价值引领”“社会责任与志愿服务”“书院精神传承”等八大板块构建培养体系,并于2024年迎来了首批本科生。

2024年11月11日,袁庚先生的第三座雕像在深圳理工大学袁庚书院内正式落成。落成仪式上,深圳理工党委书记朱迪俭表示:“深圳理工作为深圳设立、立足深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自然而然要传承和发扬特区精神。书院作为学校‘三院一体’育人才办学特色中的重要一环,正是传承特区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

深圳理工校长樊建平进一步表示,特区精神是深圳理工自筹备以来的精神指引,是所有深圳理工人的精神动力,也是学校精神之一。樊建平希望同学们在袁庚雕像的见证下,在科研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在深圳这片开放、创新的热土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那么,在袁庚书院学习和生活是种什么体验?同学们在袁老先生精神的感召下,又是如何成长成才的呢?下面来听听袁庚书院首届本科生的心声——

陈俊烨:

清晨起床在阳台眺望的时候,我总会被书院内屹立的袁庚雕像深深吸引。我想到袁庚老人当年“炸山填海”的场景,没有他就没有如今深圳的现代化。在书院里四海书吧研读招商局历史时,那些泛黄的档案里似乎总浮现出他拄着拐杖勘察码头的背影——这位花甲之年仍敢为天下先的破冰者,用行动教会我们真正的勇气不在于青春的莽撞,而在于明知艰险仍选择出发的清醒。

在书院组织下,我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展览馆,触摸到了改革最鲜活的肌理。当听到老建设者讲述当年顶着压力试行民主选举的故事,突然明白袁庚精神的真谛:改革的锋芒要永远对准陈规陋习,但持剑的手必须始终贴着人民的心跳。这种既敢破敢立又心怀悲悯的智慧,恰是当代青年最需要传承的精神遗产。我们书写的不仅是历史,更是自己将去创造的未来。

植睿淇:

在袁庚书院里的学习生活节奏紧凑而充实,每天都有新活动、新探索、新发现。跨学科的学习研讨、名师有约、深明讲堂拓宽我的视野;图书角、自习室、共享厨房、健身房全天候开放,让我能自由探索未知领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袁小田、非遗进书院、袁小厨等活动让我劳逸结合,体会平常生活的美好。

袁老的精神,在书院里处处闪耀。他勇于革新,打破条条框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励我在学习中不拘泥于常规思维,敢于思考,在面对大咖讲座时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不解。袁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鼓励科研的担当,让我深知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促使我将专业所学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积极进入实验室探索未知,立志为科研事业贡献力量。他的求真务实,更提醒我脚踏实地做学问,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

在袁庚书院沉浸,从袁老精神汲取力量,我不断蜕变,向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迈进,誓以所学书写无悔青春篇章。

郑烁曈:

时光荏苒,自初入象牙塔的青涩新生,到如今在袁庚书院度过一个春秋的求知者,我的成长轨迹镌刻在书院每个角落。天权楼明净的教室,袁庚书院通透的自习室,思维碰撞的会议室,都成为见证我蜕变的求知天地。在这里,知识从二维书页延展成立体图谱——书院辅导师以实践为墨,引导我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我的党性修养,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锻炼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班级事务中描绘理想信念的蓝图。

书院的生活如调色盘般斑斓。晨光熹微时与师长进行的心灵对话,让思想在智慧泉涌中抽穗拔节;暮色四合时与同窗在健身房的汗水交响曲,将青春活力谱写成生命诗行;元羹堂里升腾的烟火气,更是将人间百味酿成记忆的醇酒。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校园图景,如今都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霖。

"向前走,莫回头"——袁庚先生的精神箴言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我在学术探索中披荆斩棘,在校园实践中敢为人先。当创新思维与家国情怀在血脉中共振,我愈发懂得:今日浸润在书院资源中的每寸光阴,都是祖国托付的信任与期待。学有所成之际,自当将这份赤子之心化作反哺家国的磅礴力量,方不负这方精神沃土的深情厚望。

严振铭:

对我而言,在袁庚书院的学习和生活,是人生路上的一道美妙风景。书院经常会为我们组织活动,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而在最近的一次团队赋能的活动中,我所收获到的绝对不只欢快的时光,更有与朋友们一起合作培养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前路不再迷茫的希望。每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袁庚先生的雕像,我总是能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活力在我的内心之中浮现:这股活力提醒着我要努力拼搏,绝不能忘记袁老先生的嘱托,做到向前走,莫回头,做到努力奋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叶顾霖:

在袁庚书院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感受到深圳理工对学生成长的高度重视和无微不至的支持。从名师面对面,到驻院学者,再到书院中老师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共同学习、一起运动的日常交流,处处体现出书院育人的温度。在这里,我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种共同成长的氛围。

通过在书院的学习和了解,我逐渐认识到袁庚不仅是一位改革者,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在困难和质疑中坚持理想、推动变革,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学习与科研中,当我面对挫折和瓶颈时,袁老那种“做正确的事,不怕难,不回头”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行。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只在于成就本身,更在于能否为社会带来积极改变。我希望未来自己也能秉承这种精神,在热爱的领域里踏实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为这个时代贡献绵薄之力。

李泓浩:

在袁庚书院的学习与生活不仅让我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实践经验。面对挑战,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养成习惯中,我掌握了自我管理的方法;遇到问题时,我体会到了工程思维的力量。书院里,每分每秒都充满新奇,促使我不断自由探索和深入思考。我更深切体会到袁庚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激励我高效规划、合理分配每一分钟,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专注自己的科研。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踏上了通往学习和科研的高速公路。

梁钧雄:

时光荏苒,眨眼在袁庚书院已经学习生活了一年,让我感到不同的是,书院并没有像我以为的只是由宿舍集合而成的一个集体,而是我们凝聚成一个集体才有了袁庚书院。大家在这个集体中是有机结合的,有人做了好吃的会一起分享,有人找到优质的资源会共享,有人遇见了困难也能迅速找到援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就是在我一次病毒感染时,书院和辅导师给予我的人文关怀与帮助照顾。此外就是在精神层面的成长,袁老身上那种敢做、思想开放的品质深深震撼了我,那种为国家发展而尽心尽力的精神令我非常动容。

贺羽婕:

于袁庚书院学习生活,仿若一场逐光之旅。踏入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迎面而来,每堂课都是知识的盛宴。在与师友探讨交流时,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拓宽了我的视野。

袁庚先生的开拓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他无畏艰难、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敢为人先。我学到了在困境中不退缩,敢于突破自我设限,积极寻找新出路。其担当精神也让我深知,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应勇担时代责任,像先生一样以所学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青春韶华里书写无悔篇章,向着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奋力前行。

王律以:

在袁庚书院近一年的生活,无法逃脱作为大学生的忙碌的日常,但又因为书院这个特殊的集体平添了许多欢乐。为我们举办的有趣活动,成为了我们繁忙学习生活的缓冲带;书院的精神文化让它区别于一个普通的学习生活场所,了解那个时代让我有了不少收获。

从袁庚老先生身上我学到,做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更要有清晰的规划与坚定的执行力。袁老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负责蛇口工业区筹建工作,他并没有盲目蛮干,而是深入思考,科学规划,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实干,不只是热血,更需要智慧。

(本文图片由深圳理工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