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四港联动”县域样板看浙江交通物流提效降本的创新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2:00    

潮新闻客户端 任忠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指导我省物流降本增效的行动指南。

我省是市场大省、物流大省,从总体看,我省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水平(13.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8个百分点,物流效率成本水平在全国各省市处于前列。

但从物流全链条解构看,我省物流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问题仍然存在,如公路、铁路、水运等多方式之间衔接不畅问题增加了低效无效物流环节和抬高了社会物流隐形成本,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物流提效降本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十四五”以来,我省立足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要素齐备优势,推动构建以海铁联运为核心、江海河联运为特色、空陆联运和公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成为交通强国全国试点项目和全国学习浙江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的一项重要经验。

湖州市长兴县是我省首批“四港联动”示范县(市、区)之一,围绕长兴“四港联动”案例解剖麻雀,从中可以看出我省发展多式联运推动物流提效降本的创新潜力。

建强联运枢纽是基础

长兴县依托长湖申线航道、宣杭铁路和杭宁高速公路、G104和G318国道等交通便捷优势,全力推进一批能级突出、辐射面广建设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的物流枢纽节点平台。园区占地2418亩,总投资50亿元,目前已形成以公路港、铁路长兴南货场、“铁公水”港口等三大核心节点为主,制造业配送中心、天畅智库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冷链物流园等特色产业板块配套的综合物流枢纽格局,拥有21万平方米通用仓储及20万立方米的冷库库容,多式联运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2万标箱。依托枢纽体系建设,长兴吸引了江苏(宜兴、溧阳)、安徽(广德、郎溪)等周边县的货源,县外货源超出了50%以上,推动长兴成为区域物流高能级集散中心。2024年末,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吞吐量31万标箱,较“十三五”末增长61.1%,“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2.7%。2024年长兴综合物流园区内物流综合运价为0.47元/吨公里左右,较全省物流平均运价0.79元/吨公里降低40%。

拓展联运网络是重点

长兴注重拓展枢纽节点辐射网络,如长兴公路港开通全国重点城市直达支线近60条,日货运量达2.8万吨;铁路长兴南货场已开通“2+3”班列,包括直达宁波舟山港、上海芦潮港的2条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以及广州集装箱、吉利乘用车笼车、新疆棉纱3条内贸班列;长兴“铁公水”码头相继开通“1+4”集装箱运输航线,包括长兴—乍浦—宁波舟山港1条外贸航线和长兴—乍浦—宁波舟山港、长兴—上海港、长兴—太仓港、长兴—南通港4条内贸航线。同时,充分发挥长兴县水路、铁路运价优势,积极推动“公转水”、“公转铁”。以长兴-宁波集装箱出口业务为例,采用海河联运可比公路直拖优惠1600元/大柜,采用海铁联运可比公路直拖优惠1200元/大柜,2024年通过多式联运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是关键

长兴县聚焦制造业物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出制造业物流业“两业融合”服务模式,构建“两业”主管部门牵头、长兴综合物流园区为核心服务主体、各镇街(园区)参与的两业融合多跨协同服务体系,以“两业融合”专题洽谈会和入企对接会为载体,推动资源信息高效对接和供需双方精准匹配,为制造业企业定制成本最低的个性化运输模式,带动物流成本持续下降,提高制造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如依托吉利长兴制造基地,开发乘用车铁路运输项目,通过铁路将长兴基地成品车发运到全国六个区域的铁路货运站,基本覆盖吉利汽车全国营销网络,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充分展现铁路运输的绿色环保优势。自2021年8月项目启动以来,通过铁路共发送吉利成品车16.3万辆,减少公路运输1.6万车次,全力保障吉利汽车产量提升,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30%。同时,长兴县创新南方水泥熟料“空中运输走廊+水运”联运模式,建成长35公里的全国首条跨省全电物流输送带,实现熟料从厂区直达码头的全程绿色运输。该系统年运输量高达1200万吨,可减少约100万车次的往返运输车辆,同时降低碳排放约1万吨,为运输行业节省成本达1.35亿元。

推动数智互联是根本

“十四五”以来,长兴全县物流信息化建设投入1500万元。场站智能化方面,开发长兴港务综合性智慧码头系统,推动智能闸口、智能理货等生产活动,各环节高效衔接。网络货运平台方面,依托天畅智运,传化货运网两个网络平台,综合集成园区内物流企业运力信息,推动物流企业“以大带小”“长短适配”,全面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数智共享方面,积极融入“四港”联动生态体系,针对物流环节多、操作系统分散等问题,与省四港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依托省级多式联运统一服务门户,充分整合长兴多式联运资源,共同打造长兴多式联运公共数智服务,为制造企业提供多式联运业务询价报价、空箱管理、线路优化、全程跟踪等线上业务场景,推动运价信息透明化、资源对接便利化、配套服务集成化,实现长兴多式联运服务质效提升。

长兴县是我省“四港联动”发展的一个窗口缩影,从中体现了“四港联动”发展对于促进交通物流提效降本的核心牵引和重大意义。

立足全省视角,下一步应着眼“全省域、全方式”,持续深入推进“四港”高效联动发展。全省域层面,在充分做强宁波舟山国际海港枢纽、杭州国际航空物流枢纽、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头部枢纽的同时,充分发挥乐清、嵊州、临海、衢江等地区发展优势,培育打造更多类似长兴县的“四港联动”功能节点,加强头部枢纽和功能节点设施衔接、通道互联、业务协同,形成全省域共推“多式联运”发展格局。

全方式层面,进一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强化多式联运线路拓展,创新多式联运服务模式,提升“四港”联动云平台能级,丰富多式联运数字化场景,实现“一网智联”省内全覆盖,最终实现打造物流运输组织最佳、效率最优、成本最低的多式联运发展标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