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获批增设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项目及1个博士项目。
这样港科大(广州)的本科招生专业数量增加至7个,分别为: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金融科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在本科学历教育方面,港科大(广州)今年新增四个招生专业,分别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
致力于探索新材料和改进现有材料,推动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培养具备跨学科融合思维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新一代材料科学家与工程师;
机器人工程:
聚焦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培养胜任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育教学、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新一代机器人领域人才;
金融科技:
致力于推动科技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拥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金融科技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芯片是微电子专业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的根基,涵盖芯片设计、制造与应用,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等领域。
本科教育重视科研
据悉,港科大(广州)自2023年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目前已有两届本科学生。学校的本科教育特色鲜明,以本硕连读和本博直读模式进行贯通式培养。本科教育实行大类培养与分阶段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第三年进入专业学习。
为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港科大(广州)于2024年6月首次推出本科生科研“五个一”计划,由一位教授全程指导一名本科学生,组队开展一项科研课题,进入一个实验室接触先进科研仪器设备,项目完成后通过各种形式产出一项科研实践成果。全校有70%本科生参与此项目。
2025年该校全新推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主动联系教授,通过自主选题开展实践研究,为本科生打造科研自由探索的空间。通过师生协作,激发青年学子的科学探索热情与创造性思维,提前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硕博新增六个项目包括MBA+项目 重视实践
在硕博士教育方面,港科大(广州)今年将新增以下6个项目。其中,授课型硕士项目构建学术+实践双主线培养模式,重视实践,为所有学生提供在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机会。
授课型硕士项目——
智能制造(理学硕士):
致力于培养智能设计制造、传感检测、数据分析与控制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学科交叉创新,为学生提供设计、管理和优化等智能制造流程与系统所需的全面技能与知识;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理学硕士):
旨在培养能够引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课程体系突出“双碳+金融”特色,聚焦能源革命、产业转型、绿色金融、碳市场等关键领域;
计算艺术(艺术硕士):
将在计算媒体和艺术的关键领域提供系统性技能训练,如AI艺术、创意编码、3D动画、游戏设计、虚拟和增强现实等。
研究型硕、博项目——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哲学硕士、哲学博士):
强调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涵盖低碳技术、碳中和政策、绿色金融与经济、AI+等多个领域,将培养一批胜任双碳工作、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精尖缺复合型人才。
MBA项目——
创新创业工商管理(MBA+):
MBA+突破传统工商管理培养框架,通过项目式实战训练,以及AI、金融科技等某一“X”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风险投资和创业设计思维能力,使其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和跨界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投资者和商业领袖。
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港科大(广州)有近15%的学术人员入选。目前,港科大(广州)已有14个中央研究设施投入使用,更多新的中央研究设施正在规划与筹备中。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的中央研究设施形成互补,两校师生可以共享共用。
港科大(广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