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视曝光“夺命毒衣服”,致癌物超标20多倍!这4种衣服谨慎购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01:00    

在生活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挑选漂亮衣服,满心以为这些精心挑选的衣物能让自己光彩照人,可谁能想到,有些衣服竟暗藏 “杀机”,成为威胁健康的 “定时炸弹”。近期,多地抽检频繁曝出 “致命毒衣服” 的消息,致癌物超标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看似捡到宝的便宜衣服,极有可能成为 “慢性自杀” 的导火索,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且听我细细道来。

曾有一组 “复合加绒裤子有毒” 的视频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视频爆料,这类裤子的绒面用胶水粘连,甲醛含量严重超标。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跟评,不少人表示自己也买过类似裤子。仔细观察,这些裤子的绒面极易撕开,尤其是绒面与外裤颜色不一致的,基本都是用胶水粘贴的复合布。大家都知道,甲醛超标会大幅提升致癌风险,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我们先来了解 “复合加绒” 工艺。它是用聚酯纤维搭配保暖面料的常见制作工艺,在复合过程中会用到胶水。正规厂家通常使用热熔胶,这种胶水柔软且安全,并且产品上市前会经过严格检查,只要是正规渠道生产、吊牌带有强制执行标准编号的,都符合安全纺织品生产要求以及婴幼儿纺织品安全规范。

然而,部分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选择使用 “油胶”。虽然油胶不含甲醛,但挥发的有机溶剂长期接触同样会危害健康。因此,当我们购买衣服时,若闻到刺鼻气味,一定要警惕,仔细甄别衣服质量。

衣物安全问题并非首次被曝光。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公布了许多衣物质检不合格案例。2022 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一批休闲服装,深圳某公司生产的女装竟检出 “联苯胺” 芳香胺染料,超标 27 倍。不仅服装,袜子也未能幸免,江苏市场监管抽检的 95 批袜子中,16 批次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

联苯胺是明确的致癌物,无色无味,难溶于冷水,水洗也难以去除。长期接触,皮肤会吸收有害物质,进而引发皮肤炎症、呼吸黏膜受损、肝肾疾病,甚至诱发多种癌症。有专门研究表明,芳香胺染料与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多种癌症存在明显关联,这绝非危言耸听。

除联苯胺外,甲醛超标问题也较为常见,尤其在牛仔裤漂染过程中。甲醛价格低廉,可提升牛仔裤的固色效果、平整度和抗皱性。但甲醛对人体危害极大,长期接触甲醛超标的衣物,轻者会出现皮肤过敏、咳嗽、食欲下降、情绪不安等症状,重者会加重皮肤炎症,引发支气管疾病、鼻咽黏膜受损,甚至导致不孕不育、鼻咽癌和淋巴白血病。专家建议,购置新衣时,除留意出厂安全批号,最好先清洗后再穿,以减少有害物接触。

衣服是生活必需品,面对 “毒衣服” 的威胁,我们该如何练就火眼金睛,避免踩坑呢?下面这四个要点,大家可要牢记。

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更容易掉色、沾染污渍,添加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可能性也更高。尤其是贴身衣物,为了健康,应尽量避免选择这类颜色鲜艳的款式。此外,黑色衣服也需谨慎购买,部分黑色衣服可能存在染色色差或其他瑕疵,商家会通过染黑处理掩盖,购买时务必多留个心眼。


曾经,“外贸尾单” 衣服十分火爆,不少人热衷于捡漏。这类商品通常是厂家为应对质检多生产的部分,有些厂家会低价出售。但其中暗藏陷阱,谨防买到洋垃圾。此前有报道,一些不法商家将旧衣服翻新,贴上国外品牌,打着外贸尾单的幌子售卖。这些衣服来源不明,未经质检,翻新过程中还可能使用大量化学物质,存在极大健康隐患。

有些衣服因长期堆积在仓库,有害物质无法自然挥发,刚拿出时会散发刺鼻气味。若清洗后味道仍无法消散,或气味过于刺激,就不要再穿了,这类衣服很可能存在危害。

正规衣物吊牌会显示所属类别。按照《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B 类以上的衣物可与皮肤接触。成人服装需认准 GB18401 标准,婴幼儿服装则要符合 GB31701 质检要求。购买衣服时,仔细查看吊牌信息,能让我们更加安心。

我们每天与衣服亲密接触,衣物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重大。希望大家都能仔细甄别,别让 “毒衣服” 威胁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