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岚:持续加码智慧医院建设 让患者更有“医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5:00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岚:持续加码智慧医院建设 让患者更有“医靠” 2025年04月03日13:01 来源:人民网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近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党委书记廖岚近日在做客人民健康访谈时,分享了公立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看法。

“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要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现医疗质量、医疗服务以及医院管理的全面升级和数据互联互通,最终达到构建全周期、全场景、全域联动的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生根。”廖岚说。

近年来,南大一附院一直高度重视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在2024年就通过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六级。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病历应用对医院管理的实际作用?廖岚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加强包括病历质量在内的医疗质量管理,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和逻辑清晰,为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及法律诉讼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存储和管理病历信息,推行病历无纸化,避免传统纸质病历带来的手写误差、丢失、损坏等问题;三是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让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改善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四是通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医务人员也可通过系统,快速查看患者跨医疗机构的历次就诊记录和检查结果。”

廖岚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南大一附院着力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医患交互、患者宣教等服务场景的应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她说:“我院构建了就诊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服务。例如,诊前推出‘一码’畅通就诊模式,患者可通过电子二维码完成挂号、缴费、候诊、检查预约等全流程服务;诊中,医院除了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外,还通过高精度AR导航系统,帮助患者快速找到诊室、药房等位置;诊后,患者还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在线问诊、电子病历、药品到家等服务,此外,医院还推出了上门护理服务,为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居家服务。”

针对住院患者,南大一附院紧扣“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服务理念,打造“智能住院小助手”,优化住院服务流程。廖岚说,患者可以通过多渠道线上办理出入院手续、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住院费用预结算和床旁结算,平均节省患者入院等待时间30分钟。同时,医院AI随访可实现术后康复、慢病管理的个性化追踪,大幅提升患者依从性。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事业之一。对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廖岚介绍说:“我们打造5G+远程会诊中心,向下辐射基层医疗机构完成疑难病例协同诊疗,向上对接国家级专家资源,切实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随着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提升。“智能医疗设备的普及与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智慧化和个性化水平,还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廖岚认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医疗设备通过采集患者个体数据,可以助力实现从“千人一方”向“一人一方”的精准医疗转变,大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同时,智能医疗设备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在于其重构医疗生态的潜力。

对于智慧医院建设规划,廖岚表示:“在未来3至5年,我院将以需求、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建设思路,以‘要素集成、功能整合、流程优化、过程控制、数据融通、数智赋能’为实施路径,注重系统集成、注重过程控制、注重‘三医’协同、注重数智赋能,围绕医、教、研、管、服、防六大业务域,打造‘向新向质向未来’的2116智慧医院体系。”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