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到来
准备出门踏青赏花的朋友看过来
又到花粉过敏季
最近很多人正遭受着
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的困扰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意
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
殊不知过敏还可能让人喘不上气
甚至晕倒进医院
短短几小时发展为喉头水肿
险些窒息
多年来,王先生一直患有春秋换季过敏的病症。今年发病时,他起初只是起了荨麻疹,但短短几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喉头水肿症状,王先生顿时感到呼吸困难,前往家门口的诊所寻求帮助。
诊所医生迅速为他注射了激素针,暂时缓解其呼吸困难的症状。随后,王先生赶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情况才稳定下来。
或许有不少人感到奇怪,明明自己没接触花,为什么还会花粉过敏?
春季,树木纷纷抽芽、开花,尤其是松科、柏科植物,会产生大量颗粒细小的花粉,它们随风飘散。
据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艾丽娅介绍:“大家通常认为春季常见的过敏原是色彩鲜艳的花,实际上真正的过敏原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的花粉,包括杨树、榆树、松树、柏树、桦树、柳树等,这些花粉重量轻、飘散距离远,随风飘散到各处,接触到人体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即使足不出户,不去花园或公园,花粉也可能顺着窗户、通风系统,甚至附着在衣物上,进入我们的生活空间。
出现这些症状
要警惕
过敏不是矫情,如果不重视,甚至会引发“致命危机”。
■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 过敏性喉头水肿,有何表现?
患者通常会在接触过敏原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出现症状,常见的早期表现包括面唇肿胀、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闷气喘,可伴有皮肤瘙痒及大面积丘疹。
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该病将在半小时至三小时内迅速恶化,病人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冷汗淋漓、全身发绀青紫,出现三凹征(呼吸时胸骨、锁骨上、肋间隙凹陷),甚至出现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缺氧性休克表现。
因此,一旦出现喉头水肿的症状,可先服用抗过敏药,同时,立刻前往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出现过敏反应了
应该怎么办?
若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意识改变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
■ 在医务工作者到来之前——
■ 缓解过敏,试试这样做——
此外,特殊人群特别注意,儿童过敏,牛奶鸡蛋别硬喂,要找医生做食物测试,慢慢尝试;孕妇过敏,鼻喷激素相对安全,口服药请一定遵医嘱。
■ 预防过敏能提前用药吗?
医生介绍,做好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前2—4周开始使用预防性药物。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医师佟鑫温馨提示:对于打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同时使用鼻喷激素及二代鼻喷抗组胺药物,搭配生理盐水洗鼻,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对于眼睛红肿、瘙痒难忍的情况:外出时佩戴密封性好的防风镜,尤其沙尘天气需加强防护。可用人工泪液冲洗稀释花粉;短期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如奥洛他定滴眼液)。
预防过敏可以提前用药吗?临床认为,做好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建议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在花粉季到来前2—4周,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降低过敏反应强度。
花粉过敏人群
请注意
在花粉季节避免接触过敏原,大家要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
实时关注天气信息,关注花粉浓度预报:通过花粉监测App实时查看花粉指数,花粉浓度高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
外出全副武装:佩戴N95口罩、护目镜或防风镜,穿长袖衣物并戴帽子,避免花粉附着皮肤或进入眼睛、鼻腔。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在家要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开车时保持内循环模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进行适度的室内运动,如瑜伽、游泳等。
脱敏治疗:可通过医院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明确具体致敏花粉种类,针对性制定防护计划,对单一花粉严重过敏者,可考虑3—5年标准化脱敏治疗(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可以逐步建立免疫耐受。
温馨提示
正值春季过敏高发季
如有症状千万别硬撑
严重过敏可致喉头水肿,有窒息风险
如有此类症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切勿忽视
丨来源:综合记者 梁婧姝、于梦圆、杭州日报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