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仲春时节,北方城市的气温升至20摄氏度以上,是一年中最舒服惬意的时节。4月中旬的潍坊,春风拂面,杨柳吐绿,玉兰和月季竞相开放。
春天的浪漫,从“忙趁东风放纸鸢”开始。潍坊是世界风筝发源地,在这个季节里,春风送暖,纸鸢翩跹,上千只风筝在潍坊的上空交汇。
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天上的风筝能拉动地上的消费,一只只风筝的翱翔,是这座城市腾飞的隐喻。作为山东经济的“第四大市”。2024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200亿元,同比增长5.9%,被视为山东省内下一个GDP破万亿的“头号种子选手”。
潍坊凭什么实力冲刺“万亿城市”?答案就藏在一只风筝、一块鹅肝和一扇窗里——目前,潍坊风筝年销售额超2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八成,小风筝俨然成为大产业;在临朐县,原产于法国的朗德鹅“移民”来此,鹅肝不仅成了这里的“隐藏土特产”,还给这座鲁中小城带来超80亿元的年产值;临朐还是“中国铝业之都”,在这里,企业探索并生产出下雨天能自动关闭的智能门窗,让潍坊的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潍坊迸发出的转型活力还不止于此,在滨海区,建成近30年的潍坊港,货物吞吐量已突破4000万吨,从这里出发,木材、煤炭、铁矿石等被运往海外,联通中国与世界。
潍坊是如何成为农业强市,又如何兼具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生产?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跟随“向‘潍’来·看未来”主题采访团,在潍坊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研,走访了潍坊滨海区、临朐县等多地,以及海化集团、弘润石化、华建铝业等多家企业。
一只风筝牵出20亿年销售额
到达潍坊的第一天,我们就赶赴了一场与春天的约会。从位于市中心的潍坊大剧院出发,沿城市主干道北海路一路向南,车程二十多公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潍坊下辖的安丘市,占地6000多亩的世界风筝公园便位于此。
4月19号上午,上千只风筝在这里渐次起飞,再在天空汇合。风筝艺人、游客们放飞的不只有传统风筝,还有各种造型风筝——青蛙、毛毛虫、老虎等动物风筝,热门IP哪吒的造型风筝,长达二百多米的意大利“火龙风筝串”风筝,甚至电动车、飞机、火锅等造型的风筝,都出现在天空。
潍坊又要“天空开盲盒”;只要线够长,万物皆可飞……一时间,潍坊风筝节上热搜、火出圈,千只风筝在天空翱翔,万名游客在潍坊打卡。
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来了风筝节,不能只“抬头看”,在世界风筝公园里,还可以逛风筝文创市集,亲手扎制一只属于自己的定制版风筝,更要尝尝潍坊特色小吃肉火烧,还有山东煎饼、大包子。
潍坊的风筝不仅在千余亩的公园里起飞,还乘着海风翱翔在海滩之上。
从世界风筝公园出发,同样沿着北海路,一路向北,在60公里外的潍坊滨海云门国际放飞场,上千只风筝在蓝天大海间飞舞。这里是本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比赛场地之一,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1971只参赛风筝参加角逐。
4月的潍坊,以漫天纸鸢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也将齐鲁大地的深厚文化、好客山东的新发展面貌完整展现。
风为信、鸢为媒,一根风筝线,构建起跨国界的友谊桥梁。就在风筝节开幕当天,来自比利时的马克、尼克,放飞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适逢中国与古巴建交65周年,潍坊“杨氏风筝”的传承人杨红卫,特别设计了一款龙头蜈蚣风筝。他说,65节腰片象征两国友谊长长久久,传递“银线连四海,友谊传五洲”的文化共鸣。
一年一度的风筝大会,给潍坊市乃至山东省插上了提振消费的“翅膀”。
据了解,此次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同步拉开了2025“春游齐鲁”服务消费季的帷幕。在服务消费热潮下,山东省借力国际风筝会平台,聚焦春季赏花、旅游、运动等业态场景,串联起文旅产业、赛事经济、健康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动全省服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如今,风筝不仅仅是潍坊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更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一只小小的风筝还能撬动数十亿的消费产业。数据显示,潍坊风筝年销售额超20亿元,占全球份额的八成,“小风筝”俨然已经成为了“大产业”。
一片鹅肝撬动数十亿大产业
放完风筝,不妨再在潍坊走一走。4月中旬,春光正好,北方已进入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农机轰鸣。
寿光蔬菜、青州花卉、诸城畜禽……潍坊作为农业强市,是闻名全国的粮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种子库和农机城。
调研的第一站,我们来到距离潍坊市区约70公里的临朐县。临朐地处潍坊市西南部,居沂山北麓、弥河上游,著名的沂蒙山景区就在临朐县城南45公里处。
近年来,临朐因“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出名。现如今,这座城市不仅有蔬菜、樱桃,还出产高端美食——鹅肝。
作为“世界三大珍馐”之一的鹅肝,是法国的代表性美食之一,法国朗德省是法式鹅肝的原产地。现在,在临朐就能享受到“鹅之盛宴”——既能品尝传统的鹅肥肝、鹅肝酱、红酒鹅肝,还能尝鲜新式的鹅肝水饺、鹅肝冰淇淋等产品。
鹅肝这一高端食材,是如何漂洋过海与临朐结缘的?调研中,临朐当地负责人告诉我们,临朐与法国朗德地区的土壤与气候环境高度相似,恰好能成为鹅肝母体朗德鹅的适生带。
历经多年悉心培育与适应,“移民”而来的朗德鹅在临朐县扎根、繁衍,当地也将鹅肝生产列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扶持。
负责人还介绍称,目前,临朐全县出栏朗德鹅500万只,生产加工鹅肝5000余吨,实现总产值80亿元,形成了以高档鹅肝加工为核心,集养殖、加工、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生态朗德鹅全产业链条,带动饲料、兽药、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临朐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走访中,我们还看到,在临朐,鹅肝生产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山东尊润圣罗捷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等,“圣罗捷”“春冠”“西祥”等国内知名鹅肝品牌应运而生。
如今,“临朐鹅肝”的品牌形象愈发稳固,成功构建起“小灰鹅、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临朐当地的农户,也成了养鹅专业户,每年有较为可观的收益。
年近七旬的高尚坤,是临朐当地较早从事朗德鹅养殖的农户。凭借40余年的养殖经验,高尚坤每年养殖的1000多只朗德鹅,能为他带来30余万元的收益。
一扇窗折射潍坊工业转型万象
临朐不仅有产值数十亿的鹅肝产业,铝产业,也是这座城市的招牌之一。
临朐被称为“中国铝业之都”“中国门窗之都”。调研期间,恰逢第十八届中国(临朐)家具门窗博览会召开,我们在现场看到,华建铝业、德优特门窗等超600家企业参展。
下雨天能自动感应、自动关闭的智能窗户;即使紧闭,也能让室内外空气流通交换的窗户……华建铝业的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窗户的“N”种可能。
一扇窗,折射出潍坊的产业转型升级。潍坊工业基础坚实,制造业总量约占山东省的十分之一,全国41个工业大类潍坊有37个,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产业、高端化工4个,产业规模过千亿。
离开临朐后,调研的第二站,我们来到潍坊市滨海区。该区位于潍坊市北部,莱州湾南岸,拥有海岸线69公里。
在这里,我们走访了区内的弘润石化、海化集团等企业,这些企业有的主攻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有的瞄准新材料产业,还有的专注海洋化工等领域,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滨海输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弘润石化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石化行业当前面临同质化建设困局,如何消化过剩低端产能,实现进口替代、突破技术封锁,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再走同质化路线,而是向差异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他说,这是公司探索出的转型之路。
距离不远的海化集团,则主要从事纯碱、原盐等化工产品和原料的制造销售。作为一家国企,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管理创新,是该集团要回答的问题。
海化集团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是集团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公司明确了“延长盐化产业、壮大能源产业、做大石化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化工+能源”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
除了上述企业,潍坊滨海区还吸引了新和成、国邦、万盛、潍柴等知名企业来此扎根,形成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海工动力装备等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潍坊滨海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44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技术创新项目,创历史新高。
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走进潍坊港,这座建成近30年的港口,到2023年货物吞吐量已经突破4000万吨,累计开通运营“潍坊-韩国”等14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与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互联互通,初步形成北连环渤海、南接长三角、东南亚业务网络。
潍坊港的负责人介绍称,目前,该港口的外贸货物涵盖木片、木材、活牛、煤炭、铁矿石,内贸主要货物为铝矿石、原盐、粮食、建材、化工原料等几十种。
“潍坊港正向着打造综合性亿吨港口加速前进,建设煤炭、粮食、化肥、石油焦等重要物资储备分拨中心,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亿吨规模港口。”他说。
调研当天,几位码头工人正在作业,熟练地完成装船和挂钩操作。不仅是铁矿石、铝矿石、原盐等货物,一些由潍坊制造的商品,也将从这里出发,被运往大江南北或漂洋过海。
等待汽笛高鸣,满载货物的船舶将悠悠出港,依托潍坊,连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