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猫爪杯”,是很多咖啡迷的“心头好”。但如果你是通过网上购买,则有可能买到仿冒品。4月24日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举行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检察机关就向媒体披了“张某某、唐某某等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案”的办理内幕,被告人张某某等人因售卖假冒“猫爪杯”被判刑。
2021年4月27日,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接到市民报警称,自己通过网店途径购买到了假冒的星巴克保温杯,即该品牌粉丝俗称的“猫爪杯”。之后,警方对张某某以销售伪劣产品立案侦查。
2023年11月20日,经过深入侦办,公安机关以张某某、唐某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经审查,检察机关确认,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间,被告人张某某未经星巴克公司许可,从他人处购买无标的仿制星巴克“猫爪杯”形状的玻璃杯后,雇佣他人对上述玻璃杯张贴星巴克logo及花纸,以此假冒星巴克猫爪杯并向涉案人员、网店店主王某某(已判刑)销售共计人民币6.3万余元。
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间,张某某为降低犯罪成本,伙同被告人唐某某(系张某某丈夫),通过购买仿制的猫爪杯内外胆、自行加工合口的方式生产无标的猫爪杯,后张某某又雇佣他人对无标的猫爪杯张贴星巴克logo及花纸,以此假冒星巴克猫爪杯并继续向王某某销售共计25万余元。
经综合考虑,最终,检察机关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某某等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
之后,检察机关通过多种渠道与权利人(星巴克)在国内的代理机构取得联系,送达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权利救济途径和诉讼进展情况。立足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探索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确认相关方面的诉求后,邀请诉讼代理人至检察机关现场阅卷,就涉案人员地位作用、违法所得及该案非法经营数额交换意见。
后检察机关与法院积极沟通协调,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达成共识,促成刑附民诉讼程序顺利启动。
2024年5月底,滨湖区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某某、唐某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后,当地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采纳检察机关起诉意见和量刑建议,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张某某、唐某某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七万至三万不等罚金,赔偿原告人星巴克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十八万元,并适用缓刑。
案件承办检察官4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侦办该案的过程中,为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并支持品牌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切实降低其维权成本、减轻程序诉累,维护公司利益。同时,案件办理过程中强化了侦查监督,通过销售端资金流反向追踪,向公安机关提出补充侦查意见20余条,一举查获销售端的三个源头制假窝点。目前,涉案的4件6人已全部归案。
同时,为提高庭审效率,检察机关注重庭前沟通,为应对庭审做好充足准备。庭审中,公诉人向被告人释法说理促使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并自愿对权利人进行民事赔偿,庭审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指控效果,指控的罪名及量刑建议均得到法院判决认可。
品牌当事方向检察官送锦旗
同时,该案的办理也获得了品牌方的极大认可。4月17日上午,星巴克全球知识产权执行总监、星巴克公司中国区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及律师一行3人专门到滨湖区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座谈会,并向该院赠送锦旗,感谢检察机关在该品牌商标权益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