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智汇黄陂·农创未来”2025企业家考察活动在武汉市黄陂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企业家代表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共探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活动聚焦冷链物流、数字化供应链、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等领域,多位企业代表认为黄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纷纷表达出跨区域、跨领域的深化合作意向。
“智汇黄陂·农创未来”2025企业家黄陂行座谈会。图/通讯员 连讯
当日上午的考察中,企业家代表团先后走访玉湖冷链、中交冷链智慧产业园和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据悉,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在黄陂建设的全市唯一现代农产品加工园,致力于打造华中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园区聚焦预制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布局美食文化小镇、中央大厨房、农业种植体验、绿色食品加工、智慧仓储物流五大板块。目前,黄陂已形成集冷链仓储、智慧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上海君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谋亮。图/黄陂融媒
上海君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谋亮感慨道:“5年前我考察过黄陂,这次再回来感觉很振奋,现在不仅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连产业布局和结构都精准匹配黄陂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临空经济区与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的双重赋能效应凸显。我还重点关注了黄陂的5家龙头企业,接下来会和5家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黄陂农产品加工有很好的基础,可辐射一二产业,”杭州园林股份战略发展中心副总裁陈振华提出,“产业+文旅”双轮驱动战略:“黄陂已经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既有产业也有龙头企业,加上黄陂文旅优势明显,这与我们的产业布局高度契合。下一步有意向围绕农文旅融合打造新IP。”
湖北楚茶科技集团董事长童超在大会现场展示了“木兰茶”IP开发成果——首款联名杯茶融合红岗山红茶与樱花元素,预计年内上市。“黄陂8万亩生态茶园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木兰农投的组合,为茶文化IP快消品开提供了完整产业链支撑。”童超透露,除产品合作外,双方还在探索设立农产品供应链基金。
金满筐副总经理唐萍。图/黄陂融媒
“我们去年5月就落户黄陂了,在汉口北设置了500平方米的仓储网点,辐射全国。”金满筐副总经理唐萍现身说法印证了黄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汉口北四季农贸城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300万吨。我们在此设立仓储网点可以辐射全国,中转集散十分方便。今年我们计划在此新增1000平方米自动化仓储,并评估在黄陂建设新型材料工厂的可行性。”
资本视角为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深圳市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建议:“黄陂可发挥武汉高校人才资源集聚优势,推动AI质检、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与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现在人工智能AI赋能千行百业是趋势,相信这类技改项目将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近年来,黄陂区作为武汉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充分发挥都市近郊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超大城市近郊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了以稻香、花香、茶香、果香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农业总产值达260亿元,均约占武汉市的1/3。(其中:86万亩蔬菜产业,年产量266万吨,规模产量全市最大;8万亩茶产业,年产量2000吨,规模产量全市最大;2万亩草莓产业,年产量8万吨,规模产量全省最大)培育出“三品一标”农业品牌165个,总数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建成100万方的华中地区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汉口北四季美农贸城,引进国内外商户2000多家,年交易量300万吨,果蔬、肉禽、水产等农产品销量占全市近60%。拥有宏农农牧等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5家,位居全省第一。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业内人士分析,黄陂通过“链主引领+资本赋能+IP增值”的创新模式,正在探索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黄陂依托“机场+高铁+港口”多式联运体系,正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圈。随着产融合作深度推进,历史悠久的木兰故里有望焕发“农业+科技+文化”的三产融合新活力。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黄宣 张潘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