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百科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汤晓茵:廿年前咬牙闭眼冲线夺冠 十五运期待广东再续辉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4:42:00    

原标题:广东女子田径400米名将汤晓茵(引题)

廿年前咬牙闭眼冲线夺冠 十五运期待广东再续辉煌(主题)

策划 | 林如敏 朱帆 统筹 | 周方平 柴智

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毅

汤晓茵,称得上广东田径的一位传奇女将。她的全运会经历很特别,作为十运会、十一运会、十二运会连续三届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得主,这位接力队里的“全能王”每届棒次都不同,搭档变化也很大。由小师妹到大姐大再到定海神针,汤晓茵在队里的角色不断转变,但不管如何变,她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个。

全运会上冲破第四棒心结

2004年,19岁的汤晓茵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夺得女子400米冠军。在女子4×400米接力决赛中,广东队被视为夺标热门之一。跑最后一棒的汤晓茵因为年轻没有大赛经验,她在面对九运会400米冠军、山东名将卜范芳时超越对手并一路领跑,可惜在最后15米被卜范芳超越,广东队只能屈居亚军。

赛后,虽然队友们没有责怪,但汤晓茵心存内疚,对那次失利一直耿耿于怀。汤晓茵表示:“那次接力比赛的阴霾曾经长时间困扰着我,我在随后的比赛一直很抗拒跑第四棒,感觉压力太大。我宁愿用那次比赛的400米单项金牌换取接力金牌。”

到了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汤晓茵首次参加全运会。山东队在女子400米项目包揽前三名,自然成为女子4×400米接力的夺标热门。汤晓茵在内心还是非常抗拒跑第四棒的,无论教练还是师姐钟少婷都来做她的工作,认为以她当时的状态,第四棒非她莫属。命运就是这么巧合,当第四棒汤晓茵拿到接力棒启动的一瞬间,看到前方又是卜范芳,简直和上次全国锦标赛一样的形势。汤晓茵努力追赶对手,跟在她后面,后面跟她拼速度,就这样慢慢把距离拉近。汤晓茵一直咬牙忍着伤痛跟在卜范芳后面,眼看要冲刺了,她甚至感觉追不上了。她心里不停地跟自己说:“坚持住,再坚持住,不能再像去年一样了。”汤晓茵闭着眼睛,咬紧牙关,拖着僵硬的双腿,直到冲过终点,她才睁开眼睛,突然感觉全场安静了,她还不知道比赛结果如何。

两位师姐钟少婷、高丽华以及另一名队友杨晓翠冲过来抱住汤晓茵,突然就兴奋地跳起来,队友们的眼睛湿润了。高丽华抱着汤晓茵大声说:“我们第一,我们第一!”汤晓茵的第四棒心结在懵懵懂懂中被撞开,她当时甚至不敢相信:“我们第一吗?我们赢了吗?”四位广东女将相拥在一起,被摄影记者们包围,享受着荣耀时刻。

苦练交接棒十一运会完成绝杀

在一般人眼中,4×100米接力的交接棒丝滑程度至关重要,4×400米接力更多是硬实力的比拼。2009年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汤晓茵带领三名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队友陈燕梅、丘洁辉、陈静文参加比赛,她由小师妹变成大姐大,由第四棒换到第二棒。在女子4×400米接力决赛中,广东队和东道主山东队再次上演巅峰对决,广东队以0.01秒的微弱优势后来居上完成“绝杀”,更多是依靠过硬的交接棒技术。

汤晓茵认为,不管是4×100米接力,还是4×400米接力,都非常讲究交接棒的流畅度和默契度。2006年以前,汤晓茵和队友们还没有很注重交接棒这个环节,都是以保守方式交接棒。这个环节第一次被重视,她认为是国家队在2006年到美国训练的时候,当时的任务是争取拿到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美国教练特意跟她们讲解了4×400米的交接棒应该怎么进行,学会判断启动距离、启动步伐以及交棒和接棒的细节。在后续的200米循环跑训练当中,是拿着接力棒进行的,她们就是围绕模拟4×400米的后程接力来进行交接棒训练。回国后,她们继续苦练在美国学到的那套交接棒技术,帮助中国队夺得2008奥运会女子4×400米接力项目的入场券,获得与世界级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对中国队来说,在女子4×400米接力项目拿到奥运会入场券是非常难得的。

汤晓茵认为,女子4×400米接力是广东队的传统优势项目,连续三届全运会战胜实力强劲的山东队,得益于队友们日积月累的默契和交接棒的顺畅。广东队教练员对接力比赛有细致的战术,会根据接力队员的实际状态和情况灵活布阵,还要猜测主要对手几名队员的棒次,必要时会对棒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矮瘦小苗”得遇良师成名将

汤晓茵的启蒙教练是广州市花都区体校的周谭英教练,她是在参加镇上的小学生田径比赛时被周指导发现的。在汤晓茵的体育生涯中,一共有8位教练员,分别是:周谭英、方枝云、潘鸿图、邹建成、冯志全、沈孝智、钟少婷、张增惠。每一位教练在她的体育道路上都非常重要,一环扣一环把她培养成全运会冠军、亚洲冠军。

回顾运动生涯时,汤晓茵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她在训练场上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启蒙教练周谭英说过,其实她选汤晓茵的时候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她也是刚退役没多久,在所有老教练的眼中,都觉得她选的这棵苗子并不好,又瘦又矮,她唯独看上汤晓茵跑步的姿势动作及毅力,轻盈,永不服输。她坚信自己的眼光。

汤晓茵选择走上体育这条路,是因为父母觉得她身体比较差,只是希望练练体育锻炼一下。在区体校的时候,汤晓茵一度萌生了想要退队的念头,幸好周谭英及时劝说她留队。没过多久,广州市体校的方枝云指导来花都区体校选材,把汤晓茵选到市体校进行训练。后来,汤晓茵被输送到省体校邹建成指导那里进行训练,2002年又被输送到二沙省队进行训练。

在省队恩师冯志全的栽培下,汤晓茵在2002年广东省运会上一举夺得4块金牌,迎来运动生涯的第一个辉煌时刻。2003年,汤晓茵第一次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初出茅庐就在400米单项上获得第三名。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汤晓茵夺得400米冠军。从2004年至2013年期间,汤晓茵在全国锦标赛400米项目上多次夺金,成为全国在女子400米以及4×400米接力这两个项目上的领军人物。

汤晓茵喜欢在大型赛事前烫个头发,染个喜欢的颜色,做个美甲,让自己心情美美的,带着满满的自信心去参加赛事,她觉得这也是自己放松心情的一种表现。一路走来,汤晓茵经历了三届全运会,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田径世锦赛、多哈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还有澳门、香港、天津3届东亚运动会,以及田径亚锦赛等国际大赛,享受成功的喜悦,饱受伤病的折磨,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期。汤晓茵感谢自己一直没有放弃,感谢自己的不服输和牛脾气,一直在为自己的价值努力和坚持。

转换赛道不换运动员精神

汤晓茵2012年被借调去五邑大学,然后又被借调回省队继续参赛。2013年9月在十二运会上,汤晓茵、李雪姬、陈燕梅、陈静文帮助广东队实现女子4×400米接力的三连冠,汤晓茵跑第一棒。2013年10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上,由周燕玲、陈燕梅、汤晓茵、陈静文组成的中国队夺得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汤晓茵的运动员生涯完美收官。

汤晓茵在2014年1月退役,随后正式来到五邑大学工作,成为一名体育老师。汤晓茵2020年担任学校体育部副主任,主要分管学生群体竞赛、校运动队竞赛和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由一名运动员转型为一名体育老师,后来又兼任行政工作,每一个过程的转变都很不容易。

汤晓茵认为,自己退役后从事的这些工作都需要重新学习,学会如何去处理这些行政上的工作以及各种学生竞赛的问题等。当运动员的时候,只知道身体累,工作以后是身体累头脑更累,因为要考虑和做的事情更多。汤晓茵很庆幸自己拥有运动员的性格——不服输,不会就重新学,只要把运动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放到工作上,一切都能够学会。

十五运会将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举办,汤晓茵对本届全运会充满期待,她特别期待粤港澳三地通过共同举办全运会擦出更多火花,举办一届特别新颖特别时尚的赛事。由于有教学任务在身,对于这届全运会,汤晓茵只能以一名体育爱好者的身份,通过电视、网络关注各项赛事。

汤晓茵希望广东田径队在十五运会能够取得好成绩,每个项目都有突破,无论个人项目还是接力项目,她都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圆梦全运,希望广东田径队能够再续辉煌,多拿金牌。

【人物档案】

汤晓茵:1985年出生于广东广州,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4×400米接力冠军,唯一一位全运会女子4×400米接力连续三届金牌得主。其他荣誉还包括:2004年、200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冠军;2004年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冠军、女子4×400米冠军;2005年东亚运动会女子4×400米冠军;2005年亚洲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200米冠军、400米冠军等等。

来源:羊城晚报